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心理實驗法本周心得

HEMiDEMi 的標籤:實驗法,實驗

本周心理實驗法主要在講解各種不能使用實驗法的情境和各種其他的非實驗法,主要包括觀察法、自然觀察法、田野研究法、二手資料分析法(Archival research (Trend analysis))、形成base rate、相關法、調查法、個案訪問、 Qualitative Approaches(質性研究)等。以下以我去年的社會研究法的報告為例,說明之。



假設我們想研究高醫醫社系學生的翹課頻率與成因的話,我可用以下方法Frequency method(次數法)記錄特定行為在每一單位時間內出現次數,如測量某位學生正在某節課翹課的次數。


Duration method (持續法)、觀察這位學生每次都持續翹幾節課


ntervals method(間隔法)、觀察這位學生在一周內的翹課次數時我們也可以每隔一天來觀察這位學生是否有來上課。


Archival research (Trend analysis) 趨勢研究法:是利用現有資料,例如學務處證明歷年來學生曠課記錄,來觀察這名學生是否有集中在某些日子特別容易翹課。


、Correlational studies(相關法):是利用兩變項之間求取相關係數來推論是否有相關的情形存在通常都與調查法合併使用。例如以問卷的方式請受試者勾選居住地點的遠近或老師上課的點名率,等等原因是否影響其翹課的頻率。


自然觀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指研究者直接進入觀察場域,但不進行任何的操弄,例如研究者實際進入學校觀察同學們的對話或行為,以瞭解同儕間的影響對學生翹課頻率的影響。


田野研究法(Field-based studies):是指研究者直接進入觀察場域,但實際進行操弄,以瞭解變項間的關係。例如研究者實際進入校園,擔任代課老師進行授課或對學生進行出席率的點名以瞭解教師點名率對學生翹課頻率所造成的影響。


調查法(surveys):是指利用問卷或量表的形式,請受試者填表進行統計分析,來觀察兩變項間的關係,同儕關係的影響排課時段、歷年來學業成績平均和教師的點名率及上課方式,對學生翹課次數的情況再進行相關的統計方式以考驗假設是否成立。


質性與量化研究(Qualitative vs Quantitative Approaches):所謂的質性研究是以訪談法、焦點團體法來深度描述個案的某種特殊行為,例如訪問有翹課經驗同學為何要翹課或邀請五到七位有翹課經驗的同學與團體中分享翹課的原因。優點是可得到較深入的資料;缺點是因為描述個案的資料,概推性可能不足。總而言之,我覺得實驗法的優點是可藉由操弄來探究和驗證某現象是否和發生原因有因果關係。缺點是不是每個現象都能在實驗室操弄,這時需要有上述研究法的輔助才能探究主觀變項例如性別、社會階級、教育程度所造成的問題。

1 則留言:

  1. 不錯喔!:)

    由蹺課行為來了解各種研究方法,想必你有更深的感受了!

    回覆刪除

歡迎提供您的看法,讓我們共同學習,互相勉勵,謝謝您!

精選文章

用影片學社心

這裡是我最近收集,有關社會心理學的影片,內容涵蓋說服的的技巧, 腳在門檻效應 ,也就是對方逐步提出由小而大的要求,我們往往會因為答應前面簡單的小要求,而答應後面的大要求,而這個大要求才是對方真正的目的。還有一種是門在臉上策略 (door-in-the-face tech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