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心實回饋-11講

關於考試想請問老師,是否只要寫考卷上題目所提及的干擾變項,而忽略題目未敘述完整所產生的干擾變項?另外可否提供每次考試後的參考答案供大家參考。

 

關於課程本周所提及的是如何控制受試者變相的實驗技術,可分為三大部分:

(1)受試者間設計:目標是做到隨機分配,方法是透過抽籤亂數表等技術,使每個樣本被抽的機率相同,使各組的受試個數大約相同,以方便統計和減少不穩定的情形,另外為防止題目外洩可利用block randomization設計,隨機分配群組。

(2)受試者配對設計 : 需經過前測來決定預測特質的程度以便配對,基本假設是實驗者知道受試者的特質和其在實驗的表現高相關,相信他能測量到受試者的程度,沒有流失的情形發生,且只要特質可以測量,大約相等即可。

(3)受試者內設計 : 主要是為了防止實驗順序對受試者所產生的練習效果和疲乏效果,可用拉丁方格的技術來解決,使每個實驗自變項相等的發生在每個實驗區段情境中,最後提到如何防止受試者流失,可事先主動的告知受試者實驗要進行多次,是否願意配合,並留下其聯絡方式,以方便在實驗前提醒,以上是課本所提及的受試者變項對實驗的干擾,另外我覺得個案背景,及實驗者對控制組個案的補償心態,及控制組受試者本身的不平衡心態,和實驗所經歷的時間,都會影響到實驗結果,也可以一併考慮。++

 

HEMiDEMi 的標籤:,

1 則留言:

  1. 第一個問題,是請你寫上面有寫的,不要寫上面沒寫且需要猜測的問題。
    另外,隔一週上課會提供思考的方向,但不會提供「答案」。因為走到答案,我相信你們可以自己走,我不該剝奪各位自己達到答案的樂趣。

    回覆刪除

歡迎提供您的看法,讓我們共同學習,互相勉勵,謝謝您!

精選文章

用影片學社心

這裡是我最近收集,有關社會心理學的影片,內容涵蓋說服的的技巧, 腳在門檻效應 ,也就是對方逐步提出由小而大的要求,我們往往會因為答應前面簡單的小要求,而答應後面的大要求,而這個大要求才是對方真正的目的。還有一種是門在臉上策略 (door-in-the-face tech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