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感恩.祝福祈願

看 大家都在寫自己畢業時的心情,我雖然比較沒有畢業的離愁,但也來說說自己四年來的蜕變好了。以呼應大二時寫的「明天也要作伴」一文。

或許是炫麗的煙火後,總要歸於平靜,等待下一次高潮,我在告別了那個令我興奮不已、難以忘懷的附中生活後,就進入了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這個大家庭就讀,開始了以獲取知識為主的新生活,在新生訓練的那一天,我不知怎麼了,竟以遲到做為開場,不過還是認識了小朝學姐,和奕騰、學展、韋廷、士晉,以及之後對我來說很重要的瑜真,這些好同學們,也開始了屬於我的大一生活。

大一令我印象最深的幾門課是社會統計學和社會學及社會科學概論,依照訊息處理層次理論和間隔及複誦效果等理論,這幾門課因為跟高中所學有段距離,一下子從牛頓、克卜勒變成了馬克思、塗爾幹不說,還一下子從「王水是一種一消三鹽的物質」變成「宗教是一種毒藥」和風聲鶴唳的大刀之說、第一次體會老師在還沒報完就質詢你,這些都是另一個不同的開始,不同的體驗,也曾經令我度過一段很煎熬的時光(又不是哲學系smile_sad,怎那麼玄!)性好在淑玲老師生活化的教學下,順利過關,也開始對社會學有興趣,可惜的是因為高醫研究資源不足發展有限,淑玲老師於我大一結束時接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長離開了我們,大一還有迎新宿營營、修了普心和解剖生理學和生平首次的前三名,這些支持我在醫社系落地生根的難忘回憶,也讓我開始發現自己的不同潛力,但是也讓我萌生結合醫社系和心理系的想法,以彌補理論和應用的不足,和能靈活運用雙重觀點的能力,避免自己無法在第一線幫助個案,又被社會學或社工的太玄或太實務的觀點打敗,就這樣我決定雙主修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給自己一個機會,實現用文字或行動去支持別人的夢想,提供有機會一個能夠暢所欲言傾訴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的情緒出口就如同醫師們治療病患一樣,能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貴人。

接著進入大二課程,和大一不同的是開始成為別人的學長姐了,謝謝離子的幫助,也謝謝那群鼓勵我認學弟妹的好兄弟們,更感謝郁婷和家銘對我這個只會提供大方向和提示 從不輕易給作業和考古的學長 的包容,讓我很輕鬆的享受一個學長的成就感smile_teeth,這個時期的我有興趣的科目是醫社概、健康保險和醫院管理,謝謝劉慧利老師對我的肯定和邱大昕老師的教導,更加深了我對醫院事物的好奇和對醫病關係不平等的認識,另外也開始在陳政智老師「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課程中訓練自己整合論點的能力,在彭武德老師團體工作中體驗封閉式會心團體的魅力,在張江清老師個案工作中學習基本會談技巧,和在醫學概論方面,則是讓我繼續享受當醫學院校學生,才有的課程;而這與健康保險和醫院管理一樣,都是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吸引我的地方,更是近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的重要動機。在心理系則有周麗芳老師治癒了我的統計恐懼症,和冠帆凱斌、郁真、瑜真和日後成為我重要諮詢對象的尚瑋陪我一起戰勝恐懼和緊張,面對社區工作的巨大挑戰,而這門課也讓我重新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為可往此領域發展,但為間接二線方案規劃或政策制定的領域前進。

進入大三後,我又多了具有俠士之風的文宣學弟和具有行動力的書慧學妹,在課業上則是進入比較專業的領域,我在社會福利導論中,除了了解了各福利思潮對現今眾多福利方案的影響之外,個重要的的是學會茫茫大海中,比較資料差異,在林東龍老師的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中,學會了分析政策的方法和個人口群的基本政策,社會福利行政則是讓我對自己方案更有信心,而諮商理論與技術總算讓我比在個案時更有自信的和人溝通,精神醫學概論則是我上變態心理學的基礎,醫務社會工作張瓊文老師讓我印象深刻;而「身心障礙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與就業服務」及「非營利機構組織管理」三門課是我在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最受用的三門課,因為它提供了我許多專業知識和技能,就連我媽媽現在去社團法人高雄市腦性麻痺服務協會開會的東西,我都看了,還能提出意見smile_regular

另外要特別感謝心理系黃惠玲老師的用心教和協助,因為它的豐富實例使我對兒童青少年的發展階段和特徵銘記在心,使得這麼可愛但愛哭的小表姪都不哭了,而且很喜歡我!smile_regular

DSCF0146

進入大四之後,我除了社工管理外和方案實習及憲法外,便沒有再修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的課,對這三科的印象的老師試圖用豐富的實例印鄭理論,但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李坤樺及蔡志浩老師,因為感覺他們都是 用熱情去教書,李坤樺老師不但和我們分享它的經驗,更生動表演病徵和治療過程,讓我現在都對精神科的病人充滿好奇。

而 蔡志浩則是一個很特別的老師,上課總是提早十分鐘到,而且上課除了舉利多元與生活緊密結合外,更會在課程中適度的提醒同學所學知是如何在未來生涯規劃中成為優勢,更能善用Google 地球或YouTube影片或知名電影的片段來增加學生的印象,也會鼓勵大家將所學以口語的方式傳達,成立Taiwan 2.0部落格來傳遞知識而這正是web2.0的時代潮流,世界知名百大也都開設遠距課程做相同的事;最後感謝櫻井老師,讓我更具有批判思考的能力,深刻體認盡信書,不如無書的真諦;也謝謝保祥、登皓和士晉,我們才能順利過關;及余麗樺老師幫助我更了解自己的個性和潛力,及各種心理測驗分數的意義。

四年的時光已經過去,我要十分感謝高雄醫學大學對我的協助,由其是資源教室老師們及工讀生們的幫助,和醫社系及心理學系各位老師和同學的協助,我才能順利學習;但我也真的很想建議學校,並不是所有東西的價值,都可以用數字非常客觀的數字衡量,所以我真的覺得最近學校開始嚴格執行某些政策會造成好老師大量流失,因我們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和心理系屬於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的現象往往發生於日常生活中,不易觀察和提出假設,就算提出假社也不知道應該拿哪些變項去檢驗,因為太多因素可能造成某行為(ex偏差行為是由家庭、學校、社區共同影響,無法區分何者是主因),此外資料收集不易,除非是有給誘因,不然他們可能會拒填或有社會期望性的影響,例如調查為何留連網咖不願意回家,可能會遭到懷疑,告訴父母否,這跟你願不願意適用新藥,改善病情,何者具吸引力?而且民眾普遍有人在醫師手中的想法,很少不答應,而且樣本流失率不同(下次門診去抽血,跟願不願意來做問卷)器材圖書不足(這種設備我們一定可以)`所以一直用類似標準要求老師,會讓學校失去很多活力,另外我也希望學校能夠開放多元時段選課,部要那麼會衝堂,和更廣泛的意見溝通管道。

總之,準備迎接第五年的同時,我期待學校會更好。'

而本文即是受到蔡志浩老師部落格中<記住自己現在的樣子`>一文的啟發,想為自己留下些回憶,和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及感謝高醫的這麼多好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提供您的看法,讓我們共同學習,互相勉勵,謝謝您!

精選文章

用影片學社心

這裡是我最近收集,有關社會心理學的影片,內容涵蓋說服的的技巧, 腳在門檻效應 ,也就是對方逐步提出由小而大的要求,我們往往會因為答應前面簡單的小要求,而答應後面的大要求,而這個大要求才是對方真正的目的。還有一種是門在臉上策略 (door-in-the-face techni...